歡迎訪問延邊大學附屬醫院(延邊醫院)官網
延邊大學附屬醫院(延邊醫院)新內鏡診療室成立于2019年??剖覔碛嗅t護人員27名,其中高級職稱6人,副高級職稱6人,中級職稱3人,博士生導師1人,碩士生導師8人,擁有博士學位11人,碩士7人。內鏡診療室護士10名,其中主管護師5名,護師4名,近年來,不斷派本學科人員奔赴國、內外相關單位進行專業學習和學術交流,先后有6人到國外學習深造。
近年來,科室在學科建設、團隊建設、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、學術交流及條件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。內鏡室能夠開展胃腸鏡包括無痛胃鏡和無痛腸鏡檢查術、小腸鏡檢查、經鼻胃鏡檢查、內鏡下消化道息肉切除術、內鏡下消化道異物取除術、內鏡下消化道出血止血術、食管靜脈曲張硬化及套扎術、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(ERCP)、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、鼻膽管引流術、膽道支架置入術、內鏡下內痔硬化術等多種現代消化病診療技術。特別是經鼻胃鏡檢查術、無痛胃腸鏡、ESD及ERCP術、超聲內鏡檢查及內鏡下內痔硬化術是科室新引進的項目,填補了延邊州的空白。
醫療特色:
(1)經鼻胃鏡也稱為超細內鏡,其特點為電子內鏡的直徑比普通胃鏡細,故病人痛苦少、耐受性高,且具有圖像清晰、易通過病變狹窄部位及檢查過程中可與醫生對話等優點。
(2)無痛胃腸鏡是采用一種新的無痛鎮靜技術,在檢查過程中,患者始終處于淺睡眠狀態,完全放松,患者因不適而引起的胃腸分泌物及蠕動明顯減少,醫師能夠清晰快速地觀察到胃腸內的所有情況。其特點為患者檢查前不緊張,檢查時無不適,檢查后恢復快,結果更準確,更有利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。
(3)ERCP是內鏡下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,是一種針對胰膽管病變及其相關病變的影像學診斷手段。隨著治療技術的不斷完善和其它診斷手段,治療性ERCP已成為其主要的含義,在膽總管結石的處理方面,基本上取替了傳統的外科手術。目前我科每年做ERCP150例左右,療效良好?! ?/p>
(4)超聲內鏡(EUS)將內鏡對消化道黏膜觀察與超聲的深部探測結合起來,為疾病提供立體式的、由表及里的診斷方法,兩種邊緣學科結合極大地提高了內鏡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,對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變、腫物的良惡性鑒別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診斷作用?,F我科室每年做100例以上消化道超聲內鏡檢查,可發現早期胃腸道癌及粘膜下腫瘤如間質瘤、平滑肌瘤等,為了早期治療提供了技術條件。
(5)消化道早癌的篩查:為進一步提高早癌篩查率,提高癌癥患者的早發現早治療,降低死亡率,內鏡診療室綜合采用檢查前用藥、內鏡染色技術、放大內鏡及超聲等先進技術手段及醫療設備,聯合病理科多學科會診,結合病理檢測與回顧方法開展高質量檢查與篩選。同時,內鏡診療室醫護團隊每周定期開展業務培訓,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能力。內鏡診療室全體醫護人員秉承“在高質量的內鏡檢查下,早期胃癌可以早診治愈。發現一例早癌不僅使患者挽回健康,更會挽救一個家庭”的理念,為每一位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高質量醫療診斷服務和護理服務,為健康中國戰略目標努力。
先進設備:
擁有電子胃鏡,電子結腸鏡、十二指腸鏡、超聲內鏡、放大內鏡、小腸鏡及胃腸鏡模擬儀等設備。
教學科研:
內鏡診療室團隊為了科室發展,主辦了20余次消化內鏡最前沿(ESD、EUS等)技術的培訓,并邀請國內及省內知名專家來院進行業務指導和教學工作,對我院內鏡診療整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。
獲得的榮譽:
省五一巾幗標兵崗位
吉林省消化系疾病重點實驗室
吉林省健康管理協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消化內鏡醫聯盟單位
科室聯系方式:
門診部:0433-2660144
住院部:0433-2660062、0433-2669665(預約)
延邊大學附屬醫院(延邊醫院)消化內科主任兼內鏡診療室主任,中共黨員,博士,副主任醫師,碩士生導師。兼任“吉林省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委員”、“吉林省醫師學會肝病分會委員”、“延邊州消化病及消化內鏡學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”、“吉林省健康管理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委員”、“中國中西醫腸病聯盟委員”、“中華炎癥性腸病多學科聯合診治聯盟委員”等。1998年畢業于延邊大學醫學院,2004年在延邊大學醫學院獲碩士學位,2013年獲得延邊大學臨床學院消化內科博士學位。曾在北京301解放軍醫院、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盛京醫院等地研修。擅長內鏡下的各種診斷和治療技術,并開展了“消化系統超聲內鏡檢查術”、“超聲內鏡輔助內鏡下粘膜切除術”、“順鉑緩釋粒子植入治療放化療失敗晚期食管癌”等新技術、新項目?,F負責4項省級科研課題,解題2項,并參與國家自然基金科研項目。目前在省級以上核心期刊醫學刊物上發表三十多篇論文,其中8篇收入于SCI。
延邊大學附屬醫院(延邊醫院)內鏡診療室副主任。副主任醫師,博士。擅長復雜的消化道出血、消化性潰瘍、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胃病,反流性食管炎、胃腸道腫瘤,潰瘍性結腸炎、頑固性肝硬化腹水、肝癌等疾病的診治。2008年獲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博士學位,主攻胃癌發生、術后復發、轉移機制的研究。主持地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、吉林省衛生廳研究項目共3項,總科研經費45萬元,發表多篇SCI、國內核心期刊論文。
延邊大學附屬醫院(延邊醫院)內鏡診療室副主任,副主任醫師,博士,碩士研究生導師。中華效癥性腸病多學科聯合診治聯盟吉林省分盟委員,《臨床肝膽病雜志》審稿專家。2002年畢業于吉林大學白求思醫字部臨床醫學二系,2006年畢業于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內科學及消化內科專業,2015年獲取延邊大學內科學專業博士學位。2018年到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原醫院(上海長海醫院)進修學習消化內鏡,參加為期半年的超聲內報培訓。主要從事于消化系疾兩的診斷與治療以及教字、科研工作.目前共發表省級以上醫字刊物17篇,其中SC論文1筒,核心期刊/篇,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1項。擅長胃鏡、 結腸鏡檢查以及內鏡下治療,如內鏡下異物取出術、消化道息肉切除術等,熟統操作超聲內鏡檢查。